26 December, 2006

Thinking

最近做的是一個小gallery。延伸Ian第一個project的final model,我們繼續的前進。

碰到的問題何其多,又何其超出我的想像。

脫開了比較抽象的東西之後,這一次我們真的要長出一棟小建築了。這才發現,要想得太多,要考慮的太多。從模型轉換成概念,概念轉換成3D的模型。加上機能、動線、光線的安排,甚至開始想像展場、服務台、洗手間、辦公室等的位置......。開始有點懷念以前抽象思考的方式了。

我覺得我常常被要求的program所限制、被物件外在的形體所限制。一個空間的發展過程,我認為應該是先建築在一個清晰的思考邏輯下,再從這個邏輯當中透過感性的過程轉換成能夠被實際使用的型態。而現在的我,陷在一個外在型態的泥沼。因為被外在型態影響後,很多的細節讓我不知所措。設計的概念變成由外而內。這樣完全不是在設計空間,像是隨便的僅把一塊塊的機能丟到長好的房間裡,而不是從最原始的概念結合機能和各個區塊間的關係去發想。也因此,我覺得現在最大的問題是我還無法準確的去遵循我原本的規則和我原本設計的的意識型態。

動線的存在是一件我以為會自然發生的事。但是那是當你置身在一個完善的空間的時候,你才會自然而且清楚的知道動線在哪,下一步該往哪走。作為一個空間的使用者,我一直沒有仔細的去檢視各種不同的空間型態所營造出的語法。因次當我跨足成為設計者的時候,當我不再是去被安排著如何使用,面臨的困難是如何設計引導使用者使用這個空間,還有如何去想像使用者對這個空間的感覺。

光線。對於如何讓光線在空間中流動並且成為豐富建築的元素,我還不太能夠掌握的到。Ian今天講到,許多的commen sence不一定每次都管用。哪裡開窗,哪裡透光,就憑藉著你原有的概念去走就可以了。多餘的修改或增添對設計來說都是件危險的事。

今天我隨手畫的草稿意外的讓Ian覺得有趣,讓我也檢視了一件事 - 做設計的方法。從開學以來的壞毛病,我一直想得太多,做的太少。很多sketch或是diagram其實都是在我腦海中先消化過後才畫出來的,所以往往最終都只有一個想法呈現,當中有可能有另外一些元素就一瞬而逝了。但或許那些才是好的空間概念也說不定。我應該多記錄自己的想法跟概念還有思考的過程。讓自己多幾種可能,而不是一直往牛角尖鑽,作繭自縛。

Anyway,今天上完設計課後很有感覺。加油吧,小小gallery。

3 comments:

Unknown said...

我們最近在做街屋,四層樓,一樓必須是商店,上面的空間是要讓一個人居住(基本上是自己)至少要有起居室(living room)和自己的房間,除此之外還要有個studio,把第一個作業的cube放進去,又是一個非常撞牆的project,當然也包含被極度壓縮的時間

你這篇文章碰觸到了我一直很少去深入研究的問題,不過我一時之間沒有整理出什麼想法...

先這樣 XD

Jewen said...

昨天我去看了你們的Co6,可惜那組互動機制的模型在維修中不能上去>"<。東海建築的展場很特別呀,有一種冷冽的感覺,哈。羨慕你們有這樣的機會去做一種這樣的都市揭面......

Unknown said...

啥麼..?! 維修中....orz

才開展兩天而已阿阿阿阿阿阿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