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 May, 2007

Thinking

這學期開始,平行進行的兩門設計課,把我們搞的天翻地覆。

一邊是Borden曾柏庭老師帶的麥當勞設計案,以出書的規格進行圖像設計以及概念的表達。前面的概念發想大致完成,到了這步田地,痛苦的平立剖還是得硬擠出來。另一邊是基義老師的house案,每個人不同的基地特性、不同的program設定,目前邁入修平面修模型的無限迴圈。

兩個案子的差異性其實很大,我卻兩邊都很困惑。

我所接受的訓練,是一套必須在邏輯方法下所推演出來的概念。目前最大的問題在於概念如何轉換成可以看的平面、可以使用的空間。以現階段的操作模式來說,我會從邏輯分析的方法去求得一個圖像或是一些線條來表達我的概念,之後應該就follow著這些概念圖像去轉換成立體的空間。在轉換成漂亮的平面的過程當中,這些線條跟空間必須做很多的調整。有時候我甚至覺得,調整到最後我follow的到底是什麼?

這又回歸到基義老師之前跟我們講的兩種設計方法。
一種是靠著謹慎而且精密的邏輯推理去完成所有空間機能的配置手法,另一種是僅靠著一個簡單的概念不斷的去強化發展而成為一棟建築。現在的我,屬於第一種。因為我總覺得沒有辦法說服我自己的概念,我也無法去說服別人。所以我常常會需要去找一種邏輯的方法去推導,但是這樣的設計其實是危險的。因為邏輯一旦被推翻,你所有的概念都會變得不成立。現在大師們的設計走向,其實都是朝向第二種了。把很簡單的東西很用力的做得很有趣,這樣就夠了。我不知道我什麼時候才能達到那樣的境界...

把概念轉換成平面的過程跟方法有很多種。昨天跟小陽聊了一下,我覺得他講的很對。底圖只有一張,但是能創在出來的線條可以有很多種。我一直覺得這種取最佳解的方法好像很笨也很不客觀,但小陽提到一個條件限制的問題。

限制越多,出來的答案也越絕對。

在這麼多種可能的平面,最重要的是哪一個才最能表達你的概念。這首先要瞭解自己的概念核心是哪一個,哪一項東西是永遠不能放的。我承認我有時候真的想的不夠清楚,所以平面改來改去,改不到自己最喜歡的那一個。當所有的條件跟限制都在遵循自己概念的條件下一一浮現的時候,能夠選擇的就只剩下一個。唯一解也是最佳解就出現了,而且無懈可擊。

1 comment:

BORDEN said...

哲文,

我認為建築在空間需求上需要靠著謹慎的邏輯推理去完成空間機能與動線的配置,其構思與推理並無絕對的對或錯,建築師的角色本來就不是客觀的,任何一人對任何一事都有不同的見解,更何況是建築師,只是我們是受過建築專業訓練的專業人才,為住的環境負責本是天經地義。我認為只要本著大膽假設、小心求證的精神,建築是無國界的,也什麼都可能,重點是,以人為本、創造體驗。

在空間與動線的配置做好之後,就應該進入下一各層級。也就是基義老師所說的:靠著一個簡單的概念不斷的去強化發展而成為一棟建築。

我認為兩者都要作好也必須共存,那麼所做出來的建築才能對大環境交代也對大部分的生命個體做出貢獻與回饋。

我認為現階段的你們要把眼界拉遠,建築的競賽不是看短距離衝刺,而是看誰可以跑的遠、跑的漂亮、跑的有目的、跑的有結果。

當然,現在的你們也許正為把概念轉化成平、立、剖煩惱,但千萬記得,實際動手去做遠比把一個邏輯發展到極致重要,因為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人不轉心轉,事情不是絕對的,更何況是邏輯。只要合情合理,就動手去做吧,哪怕想的還不到百分之百。以現階段的你們,我認為在想法上已夠成熟,目前只差執行面。我相信只要把這些基本圖面完成,你們絕對勝過學長、姐們。加油。

Best regards,
Borden


另一種是僅靠著一個簡單的概念不斷的去強化發展而成為一棟建築。